|
球墨鑄鐵管 |
您當前位置:首頁 / 球墨鑄鐵管 / 面對大勢難改的情況,部分鋼企選擇了“不走尋常路” |
面對大勢難改的情況,部分鋼企選擇了“不走尋常路” |
雙擊自動滾屏 |
發布者:魯潤管業 發布時間:2016/5/18 閱讀:2596次 【字體:大 中 小】 |
球墨鑄鐵管企業給自己的要求是“以"噸鋼邊際貢獻率"為最重要指標,以少虧為目標”。劉永龍說:“誰都不希望成為死在鍋里的青蛙。我們必須維持企業正常運行,鍋爐一旦停產再開工成本就太高了。”
力求尋找新的發展模式,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會長王青海在會上指出:“重復建設嚴重,產能過剩,資源環保壓力加大等深層次矛盾日益突出,生產經營面臨嚴峻形勢,這就要求我們必須通過科技創新尋求球墨鑄鐵管工業新的發展模式,尋求新的增長點和新的贏利模式;另一方面,隨著國內科技水平與國際差距逐步縮小,涉及鋼鐵產業戰略性重大技術已難以通過引進吸收獲取,只有通過自主創新。”
據劉永龍介紹,球墨鑄鐵管以加大成本控制力度的降本增效,從礦原料、產品、價格入手調結構,以改善工藝技術等為手段的技術創新,以及激活體制機制加強企業管理等四種辦法,被作為短期應對“嚴冬”的措施。
“2006年開始,房地產的火爆觸動了球墨鑄鐵管產能的全面爆發。”這是球墨鑄鐵管鋼企普遍“放縱”的最大誘因。在此之前,華菱湘鋼原有產能300萬噸,三五年時間內迅速擴展到1000萬噸。
產能過剩的背后除了國企的不節制,勢力強大的民企也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。“其一,缺乏對全行業的規劃,鋼廠門檻低,大量產能落后的民企紛紛開廠;其二,球墨鑄鐵管鋼企所屬地方政府保護主義嚴重,擴產能積極性高。”張建說,這是產能下不來的兩個深層次原因。“這次我們沒有再抱幻想。”張建認為,最終的結果取決于市場客觀形勢。
也有球墨鑄鐵管業內人士分析,這些舉措真正對球墨鑄鐵管鋼企生存環境的影響有限,如果局面短期難以變好,以資本運作為主體,“大魚吃小魚”的鋼企跨地域重組兼并的生死大戰必將上演。
球墨鑄鐵管原料價格企穩支撐底部,近期,國內焦炭價格呈現一定企穩態勢,球墨鑄鐵管鋼價也隨之上揚。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,我國焦炭1—8月份產量為29753.7萬噸,累計增長4.8%。8月產量為3579.7萬噸,同比下降5.43%,焦炭企業負荷率下降兩個百分點,至74%。截至9月21日,全國30個主要港口鐵礦石庫存總量為9619萬噸,較前一周增加24萬噸,四周來首次出現增加。
產能無序擴張背后的隱憂,在張建看來,造成球墨鑄鐵管鋼企“熬不過去”局面的根本原因是產能過剩。
接受采訪時,不少鋼企負責人對重組兼并并不排斥。在他們看來,重組兼并至少有幾個好處:一是通過重組能淘汰落后的球墨鑄鐵管產能;二是球墨鑄鐵管企業形成規模,對市場風險
抵抗能力增加;三是面對鐵礦石這座令球墨鑄鐵管鋼企感到壓迫的“大山”,大型鋼企顯然話語權更大。
面對大勢難改的情況,選擇了“不走尋常路”。“與晉西車軸合作生產高鐵車輪,同步跟進汽車廠擴展零部件產業,增加鋼構、粉末冶金業……”據張建介紹,馬鋼除了原有球墨鑄鐵管制造流程主業,非鋼業務在逆勢中已經取得了10%的增長成績。
|
|
|
|